在《斗破苍穹巅峰对决》这款游戏中,云山作为上一代加玛帝国的十大强者之一,以及云岚宗第八代宗主,以其飘逸的形象和强大的技能组合深受玩家喜爱。他使用的武器是剑,属性为风,这使得他的技能既灵动又多变,既能在战场上迅速削减敌人血量,又能有效控制战场节奏。以下是对云山技能的详细解析。
1. 风刹湮罡
风刹湮罡是云山的核心输出技能之一。此技能不仅瞬发,还能直接针对单体目标造成高额的输出伤害。在战斗中,玩家可以将风刹湮罡作为云山的主要输出手段,特别是在面对敌方主要输出手时,能在短时间内对敌方队伍造成巨大的打击。此外,风刹湮罡在释放时,云山会在前面拉起风墙阻止敌人逃离,随后挥砍巨剑造成范围伤害。由于技能的瞬发特性,云山可以在战斗中灵活运用,随时调整攻击目标,保持对敌人的持续压制。
2. 大荒手印
大荒手印是云山的另一个强力输出技能。这个技能在释放时,云山会在自身两侧召唤出两个分身,分身向前方冲刺,并在遇到敌人时使用手刃造成伤害。之后云山释放大荒手印,对面前的敌人造成高额伤害。值得注意的是,大荒手印能对前方的目标造成290%的法术伤害效果,即使是血量较高的敌人也会受到重创。因此,在战斗的关键时刻,云山可以使用大荒手印来打破僵局,为队伍创造胜利的机会。此外,这个技能还可以作为云山在被包围时的突围技能,通过高伤害的输出迅速清理周围的敌人。
3. 聚剑诀
聚剑诀是云山在战斗中清理大量小怪的神技。在释放此技能时,云山会在面前召唤一把从天而降的巨剑,随后引爆造成范围伤害。这个技能不仅伤害范围广泛,还能将敌人浮空,从而衔接各种攻击。在PVE战斗中,聚剑诀的清兵效果极强,能帮助云山快速清理战场。
1. 破云冲
破云冲是云山在战斗中展现高机动性的技能。这个技能有两段效果。在释放第一段效果时,云山会在原地留下分身,并向前方冲刺,对路径上的敌人造成伤害。第二段效果为云山向前释放龙卷风,分身在原地也留下龙卷风,造成范围伤害并直接传送回分身所在位置。即使不释放二段效果,云山在释放一段后的5秒钟之内,也会传送到分身所在的位置。这使得云山在战斗中既能快速接近敌人,又能迅速撤离战场,避免不必要的伤害。在PK中,云山的走位之所以飘逸,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破云冲技能的运用。
2. 万风缠缚
万风缠缚是云山的一个范围性控制技能。在释放后,能对周围的敌人造成高额的输出效果,并伴随着一段时间的控制。这使得云山在团战中能够发挥出极大的作用,不仅可以对敌人造成大量伤害,还可以通过控制效果为队友创造更好的输出环境。在组队战斗中,云山可以利用万风缠缚的技能特性,与队友形成默契的配合,共同击败敌人。
作为橙色品质角色,云山拥有三个强大的血脉之力,这些血脉之力在战斗中能为他提供额外的增益效果。
1. 剑意
剑意是云山的核心血脉之力之一。在命中敌人8次后,云山可以获得一点剑意。当血量过低时,他可以消耗剑意来治疗自身。同时,剑意还可以提升云山的攻击力数值。这使得云山在战斗中既能保持持续输出,又能具备一定的自我恢复能力。
2. 闪烁
闪烁是云山的另一个血脉之力。当聚剑诀技能没有暴击时,会提升云山接下来的暴击率。这使得云山在战斗中能更加灵活地调整自己的输出策略,根据敌人的状态来选择最合适的攻击方式。
3. 宗师之力
宗师之力是云山在面对敌人时的又一利器。当云山受到伤害时,会对伤害来源施加猖狂标记。这个标记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敌人的行动,为云山争取更多的战斗机会。
在战斗中,云山的技能搭配和战斗策略同样重要。以下是一些建议:
1. 技能搭配
玩家可以根据战斗情况灵活选择云山的技能搭配。在面对大量小怪时,可以优先选择聚剑诀和破云冲来快速清理战场;在面对BOSS或精英敌人时,则可以选择风刹湮罡和大荒手印来造成高额伤害。同时,万风缠缚可以在团战中起到控制敌人的作用,为队友创造更好的输出环境。
2. 战斗策略
在战斗中,云山可以利用高机动性和控制技能来保持距离并寻找合适的输出机会。例如,可以使用破云冲快速接近敌人并使用聚剑诀或风刹湮罡造成范围伤害;在被敌人包围时,可以使用大荒手印来突围并造成伤害。同时,玩家还可以利用云山的血脉之力来提升自己的输出和生存能力。
综上所述,云山在《斗破苍穹巅峰对决》中的技能组合既包含强大的输出,又兼具控制能力。这使得他在战斗中既能迅速削减敌人血量,又能有效控制战场节奏。通过合理利用云山的技能搭配和战斗策略,玩家可以在游戏中取得更好的成绩。无论是单打独斗还是团队协作,云山都是一个值得玩家深入了解和尝试的角色。
7.37M象棋对弈app
77.57M校外小吃街游戏
20.49M芭乐BALA游戏
47.57M走路多多
51.68M旗木TV电视安装包
43.55M99加速器1.2.8
62.45M音跃球球
33.72M黄油猫
72.65M捏脸研究所正版
58.52Macfun流鼻血图标
本站所有软件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著所有。如有侵权,敬请来信告知 ,我们将及时删除。 琼ICP备2024021917号-18